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解析答案及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诗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B、《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C、《诗》《书》《礼》《易》《乐》合称“五经”
D、《诗经》不具备反复吟唱、重章叠句的特点
解析:
《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这一表述是正确的。A项中,《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不是“赋”、“比”、“兴”;C项中,《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五经”;D项中,《诗经》具备反复吟唱、重章叠句的特点。因此,正确选项为B。
2、下列选项中,有关《齐桓公伐楚》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国地处南海,齐国地处北海,在利益上有冲突
B、齐国因楚国承认了错误,才列开兵阵与楚国结盟
C、齐国没有战胜的把握,所以选择与楚国订立盟约
D、面对齐国的威势,楚国使者唯唯诺诺,难以应对
解析:
对于《齐桓公伐楚》的相关表述,选项C正确。齐国和楚国在利益上有冲突,但齐国没有战胜的把握,所以选择与楚国订立盟约。选项A中楚国和齐国的地理位置描述错误;选项B中,楚国并没有承认错误,双方是通过针锋相对的斗争最终达成妥协,订立盟约;选项D中,楚国使者面对齐国的威势,并没有唯唯诺诺,而是针锋相对、不卑不亢。因此,答案为C。


3、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体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五言诗都不是近体诗
B、近体诗一般用平声韵
C、古体诗不能句句押韵
D、七言诗一定是近体诗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体知识的了解。中国的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可以用平声韵或仄声韵,一般都是隔句押韵,而近体诗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因此,近体诗一般用平声韵,选项B正确。而选项A“五言诗都不是近体诗”和选项D“七言诗一定是近体诗”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古体诗可以句句押韵,因此选项C的表述不准确。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再别康桥》语言华丽、意象鲜明,呈现出飘逸的风格
B、闻一多《发现》是实践诗人提出的“三美”主张的“新格律诗”
C、郭沫若《女神》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是新诗奠基之作
D、艾青《北方》创作于抗战时期,是其“散文美”主张的代表作
解析:
C项中,关于郭沫若的《女神》的描述不正确。实际上,《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它以其崭新的内容和形式,开创了一代诗风,被视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胡适的《尝试集》才是中国现代第一部白话诗集。因此,选项C是不正确的表述。
5、下列选项中,没有使用修辞方式的一项是()
A、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D、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解析:
题干中B项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式,C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D项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方式。而A项“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是直接叙述,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方式。因此,答案为A。
6、下列作家中,不属于l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是()
A、马克·吐温(美国)
B、狄更斯(英国)
C、契诃夫(俄国)
D、雨果(法国)
解析:
雨果是法国19世纪前期的文学代表,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而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他的代表作如《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因此,选项D中的雨果不属于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7、下列有关《灯下漫笔》中,对外国人态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知道中国文明吃人本质而赞颂者,是可恕的
B、倘能疾首蹙额而憎恶中国的,是可佩服的
C、以中国人只配悉照原来模样而故意称赞中国旧物的,是可憎的
D、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的,是别有用心不怀好意的
解析:
在《灯下漫笔》中,对于对外国人态度的描述,D项中的表述并不准确。原文中提到,至于罗素在西湖见轿夫含笑,便赞美中国人,这也许是出于其他考虑,而不是“别有用心不怀好意”。因此,D项是不正确的表述。
8、下列选项中,以知识分子革命生活为题材的“红色经典”小说是()
A、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B、梁斌《红旗谱》
C、杨沫《青春之歌》
D、路遥《平凡的世界》
解析:
《青春之歌》是以知识分子革命生活为题材的“红色经典”小说,它描写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爱国学生运动及革命知识分子的斗争生活。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
9、下列选项中,关于《孔雀东南飞》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B、夫妻二人化为鸳鸯的神话与本文的现实意义相冲突
C、刘兰芝、焦仲卿夫妇的关系是本文的主要线索之一
D、诗歌多用相互照应的方法使结构完整、紧凑、细密
解析:
选项B表述不正确。在《孔雀东南飞》中,夫妻二人化为鸳鸯的神话并不是与本文的现实意义相冲突,而是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充分表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矢志不渝的爱情,表达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以及对封建家长制的控诉。因此,B选项是不正确的表述。
10、下列有关作品内容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夜》吴荪甫的命运,主要是由自身的性格悲剧造成的
B、《家》的反封建主题是通过高老太爷等卫道士形象体现的
C、《边城》围绕翠翠的三角恋爱展现了一种“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D、《围城》以方鸿渐为中心。描绘出战时一代知识分子勇敢前行的人生图画
解析:
选项A中,《子夜》中吴荪甫的命运主要是由客观的社会和历史条件造成的,而不仅仅是自身的性格悲剧。选项B中,反封建主题在《家》中是通过高觉慧等知识分子形象来体现的,而不是通过高老太爷等卫道士形象。选项D中,《围城》是一部讽刺小说,揭示了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的人格缺陷和现实社会的问题,而不是描绘知识分子勇敢前行的人生图画。而选项C是正确的,《边城》确实围绕翠翠的三角恋爱展现了一种"自然而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11、下列选项中,对杜甫《登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通篇对仗,句法交错相连,诗意连贯
B、本诗前半段抒情,后半段写景,情景交融
C、本诗通过感秋悲秋的情绪变化,以景结情
D、本诗通过登高远眺赞美了河山的壮美辽阔
解析:
对杜甫《登高》这首诗的理解,选项A正确,本诗确实通篇对仗,句法交错相连,诗意连贯。而选项B误述了诗的结构,不是前半段抒情后半段写景;选项C虽然提到了感秋悲秋的情绪变化,但没有准确表达出诗中的情景交融;选项D则偏离了诗歌的主题,诗歌并没有通过登高远眺赞美河山,而是表达个人的身世命运之悲苦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12、下列有关《断魂枪》中。对孙老者肖像描写视角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叙述者的眼睛描写
B、通过沙子龙的眼睛描写
C、通过王三胜的眼睛描写
D、通过现场观众的眼睛描写
解析:
在《断魂枪》中,孙老者的肖像描写是通过王三胜的眼睛来呈现的。通过王三胜的视角,描述了孙老者的外貌特征,包括脑门亮、眼睛亮等细节,从而展现了孙老者作为一个武林高手的不凡身手。因此,选项C“通过王三胜的眼睛描写”是正确的理解。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都是让人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的时刻
B、“巨型稻”试种成功,使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变成了现实,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C、在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研制疫苗至关重要,绝不能单枪匹马,而是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D、寒潮的路径不同,要看侵入的冷空气哪部分气压最高,被侵入地区的气压哪部分最低所决定的
解析:
A项中,“晚会”是“时刻”搭配不当,应将“时刻”改为“晚会让人心灵得以净化、灵魂得以升华”。C项成分残缺,“全人类”前缺少谓语性动词“需要”,应改为“在人类与病毒的斗争中,研制疫苗至关重要,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D项句式杂糅,“要看……所决定的”应该选择其中一种表达方式,可以改为“寒潮的路径不同,要看侵入的冷空气哪部分气压最高,被侵入地区的气压哪部分最低”或者“寒潮的路径不同是由侵入的冷空气和被侵入地区的气压决定的”。因此,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项。
14、给下列一段文字画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故宫________了无数风云变幻与时代更迭,但最终都在数代人的努力和守护下保留了
下来,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________十个甲子的故宫不但没有老去,反而在无数工作者的
努力下________青春。王谢堂前燕,飞入百姓家。越来越开放的故宫_______给人们一个魅力四射的历史宝库、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秘境和一个永无止境的壮阔时代。
A、穿越经历展现焕发
B、穿越经历焕发展现
C、经历穿越展现焕发
D、经历穿越焕发展现
解析:
第一处横线描述故宫在历史变迁中的经历,应选用“经历”。第二处横线描述故宫经历了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仍然充满活力,应选用“穿越”。第三处横线描述故宫在无数工作者的努力下展现出新的青春,应选用“焕发”。第四处横线描述故宫向大众展示其魅力,应选用“展现”。因此,最恰当的词语组合是D选项。
15、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A、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B、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C、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D、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解析:
题干中的句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选项B中的“母之存否”中的“之”同样起到了这个作用,因此与题干中的用法相同。选项A的“之”指“橐驼”这个称呼;选项C的“之”是指示代词,“这”的意思;选项D的“之”表示“的”的意思。因此,答案为B。
16、下列句子中,“责”字的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B、责毕收乎?来何疾也!
C、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D、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解析:
题目中要求找出“责”字意思与其他选项不同的选项。A、C、D三项中的“责”都是“责备、责怪”的意思。而B项中的“责”是通假字,通“债”,意为债务,与其他三项的意思不同。因此,答案是B。
17、下列句子中,“为”字的读音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
A、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B、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
C、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D、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为”字读音与其他选项不同的句子。根据语音知识,我们可以对每个选项中的“为”字的读音进行分析:
A项“为惑”中的“为”字读音为wéi,意思是“成为”。
B项“早为之所”中的“为”字读音为wéi,表示“替、给”的意思。
C项“为客者逐”中的“为”字读音为wéi,此处表被动。
D项“为其主游间于秦耳”中的“为”字读音为wèi,表示“为了”的意思。
因此,D项中的“为”字读音与其他选项不同,正确答案为D。
1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是()
A、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走:跑
B、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子:把……当作儿子
C、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过:错误
D、愿无伐善,无施劳伐:讨伐
解析:
题目中要求选择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选项。
A项中,“走”解释为“跑”是正确的。
B项中,“子”解释为“把……当作儿子”也是正确的。
C项中,“过”解释为“错误”是正确的。
D项中,“伐”应解释为“夸耀”,而不是“讨伐”。因此,D项的解释是不正确的。
19、下列选项中,画线部分翻译正确的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之往来:推着行李来往
B、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岁亦莫止:岁月不会停留
C、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怨是用希: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
D、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
擅强兵:擅长作战的军队
解析:
选项C中的翻译“怨是用希”是正确的,翻译为“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很少”。而选项A中“行李之往来”应译为“出使的人往来”,选项B中“岁亦莫止”应译为“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回家”,选项D中“擅强兵”应译为“拥有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因此C是正确答案。
二、简答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21-23题
阅读方孝孺《豫让论》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1~23小题。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于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沽誉,炫世骇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盖尝因而论之,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英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20、作者认为“士君子立身事主”,应该采取怎样的做法?(4分)
解析:
根据文中“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的内容,作者认为“士君子立身事主”应该竭尽智谋,提出忠告并妥善处理事情,预防祸患于未发生之前,确保治理的效果在事先得以保障。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忠诚和尽责。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24-26题
阅读乐府诗《西洲曲》,然后回答24~26小题。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阑杆头。
阑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21、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说明各层次的起始位置。(2分)
解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女子在西洲对情人的思念。根据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描述了女子在西洲的日常生活和心情,从回忆梅花开始,到门前露出翠钿结束;第二层描述了女子在家中的焦虑和思念,从开门等待情人开始,到手中的莲子像水一样清澈结束;第三层描述了女子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和期待,从把莲子放在怀里开始,到最后的“海水梦悠悠”结束。因此,正确的层次划分应为:第一层到“门中露翠钿”,第二层到“莲子青如水”,第三层到诗的结尾。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27-29题
阅读《齐晋鞌之战》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
郐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22、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晋国将士视死如归的精神?(3分)
解析:
这句话表达了晋国将士们决心为国捐躯的精神。他们穿上铠甲,拿起武器,已经做好了为国牺牲的准备。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展现了晋国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忠诚坚定。因此,这句话是文中体现晋国将士视死如归精神的句子。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30-32题
阅读郭风的散文《访陶潜墓》,然后回答30~32小题。
从一条小小的山径,从短短的若干石级,走到你安息的地方,没有长长的墓道。没有翁仲和石兽的仪仗队。没有华表。
——一切朴实无华,有如你的诗篇。
我看见,在你的墓前,有古松若干株,有野菊在草间开花。
——一切都自然、亲切.有如你的诗篇。
我坐在你的有一座石门的围栏的墓场上,读着刻在你墓碑上的《五柳先生传》和《归去来兮
辞》——这两篇诗一般的散文,我少年时代朗读过,背诵过。
我没有带鲜花来,没有携酒来。
我怀着少年时代对你诗篇景仰和赞美的心情,(这种心情至老不衰……)到你的墓前,看望你
的诗魂……
我自己的心,因此变得充实。我感到仿佛有明净的泉水流过我的心中。我感到仿佛有清风在
我的心中吹过,当我走下短短的石级,从一条小小的山径,离开你的安息的地方……
23、文章主要从哪些角度展开叙事抒情?(3分)
解析:
文章主要通过作者的所见、所读、所感来展开叙事抒情。作者首先描述了墓地的环境,接着读墓碑上的散文,最后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和赞美。这三个角度贯穿全文,使得文章情感真挚、感人至深。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33-35题
阅读陈华《上海选手夺东京残奥会中国首金》一文,然后回答33~35小题。
①东京残奥会中国首金来了l 8月25日,来自上海轮椅击剑队的运动员李豪,在轮椅击剑男子佩剑个人赛A级决赛中以15比12战胜对手,成功夺得金牌。
②赛后第一时间,李豪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采访:“决赛一开始,我打得有点乱,主要还是心急了。关键时刻教练喊暂停,给我提醒,布置战术。我也冷静下来,放下思想包袱,一剑一剑去咬,敢打敢拼。很多之前不敢做的动作竟然都做出来了,就这样拿到了首金。”李豪的话里透露着实诚。
③赛前,李豪有没有想到自己会夺得首金?27岁的李豪笑着提高了音量:“打比赛的时候,哪里想过首金不首金哦!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珍惜比赛,发挥出平时训练的水平。”最后,李豪特别表达感谢:“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上海,感谢教练!”
④李豪出生于l994年,2岁时因车祸导致截肢,2014年开始接受轮椅击剑训练,2015年加入上海队,曾获2016年意大利世界杯男子A级佩剑个人第三,2017年全国锦标赛男子A级佩剑个人第三,2018年世界杯男子A级佩剑个人第一,2019年第十届残运会男子A级佩剑个人第二名。
24、结合①自然段谈谈新闻报道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4分)
解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资料,新闻报道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要素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基本要素要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原因和发生过程等,这篇报道中,这些要素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语言风格方面,导语需要简洁凝练,准确全面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这篇报道的导语也做到了这一点。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36-38题
阅读美国作家赫歇尔·科兹恩的小说《陌生电话》,然后回答36~38小题。
一阵刺耳的手机铃声响起,菲尔下意识地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是个陌生号码。
“你好。”他接了电话。
一个阴沉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你妻子在我手上。”
“抱歉,你说什么?”
“你给我听好了。她的死活你看着办。”
还没等菲尔开口,对方就迫不及待地说了下去。
“明天午夜之前准备好i00万现金,不要做标记。到时候我会再打电话,告诉你下一步怎
么做。”
“你是谁?”菲尔问。
“这不重要。我们手上有你的妻子。你只需要知道这一点。”
菲尔叹了口气:“别开玩笑了,你到底是谁啊?”
“不是开玩笑!100万!”对方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要报警。如果你家附近出现一辆警车,她就死定了。”
“如果我不给钱呢?”
“不要跟我耍花招,先生。赶快筹钱,否则后果自负。”
“听着,你这个蠢货,”菲尔说道,“我不会给你一毛钱,一分都没有。”
“你……”
没等对方说完,菲尔抢话道:“现在轮到你听我说了,我是不会给钱的。按我说的做,今晚午夜之前把我妻子放了,否则我会拿出双倍的钱要你的命。你的同伙为了200万,让他们杀亲妈都会愿意的。”
“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妻子随时会没命的。”
菲尔笑道:“我不这么认为。你不可能得逞,希望你明白这一点。”他看了一眼手表,“今晚午夜之前必须把我妻子送回家,不要再哆唆。否则我就出200万要你的命。你愿意赌一把吗?”
“听着,伙计,我是在和你谈交易——”
“我也是,朋友。你不觉得这200万立马就会让你的同伙反水吗?其实我出l00万就能买通他们,你的命不值钱。”
一阵沉默。
菲尔换了一只耳朵听电话,并坐了下来,等待对方答复。
“现在我挂断了。我希望你住得不算远,以便l2点之前能把她送回家。”菲尔又看了一眼手表,继续说道,“现在是6点。祝你过得愉快。”
他挂断电话,把手机放进口袋。接着从沙发上站起来,伸了伸腰,走进厨房。他的妻子玛吉正忙着把烤肉从烤箱里取出来。
“正要喊你吃饭呢。”她把烤肉放在餐桌上,随口问道,“谁打的电话?”
菲尔拿起餐刀,削下一片薄薄的烤肉片,放在盘子里,轻描淡写地说:“打错号码了。”
25、小说主要以什么方式展开故事情节?(2分)
解析:
该小说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小说中的情节主要通过菲尔与陌生来电中的绑匪之间的对话来推动,这种对话具有戏剧性,有助于展现紧张的氛围和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小说成功地营造了紧张、悬疑的氛围,吸引了读者的兴趣。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950年,他们正年轻,“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后来,他们中有人埋骨他乡,有人魂归故里,有人已白发苍苍……一代人终会老去,但永远有人年轻,不要忘记他们的故事,精神不灭,薪火相传!如今祖国已无恙,如果可以跨越时空对话,你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讲?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封信,字数不少于800字。
解析:
本题要求写一封信,根据材料内容,对跨越时空的先辈们表达敬意和感激之情。在信中,需要表达对先辈们付出和牺牲的感谢,以及对他们精神的传承和铭记。同时,也需要表达对英烈们的怀念和铭记。在书信格式上,需要注意信的开头、正文、结尾等部分的要求。在内容上,需要围绕主题展开,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思考。在语言表达上,需要注意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病句和标点错误。最后需要根据作文评分标准来评估自己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